回顧幾百年前,我小學時
(((千山老妖無誤
班上有參加童子軍的同學如穿上童軍衣服,就顯得特別帥氣.
當時對童子軍的印象就是他們是 穿得很帥的好人 ,因為衣服帥又要日行一善!!
所以小時候會這樣覺得.
這次多虧了小喬,讓我家的胖子可以 偽童軍 內灣一日遊
七月時曾有過 三灣的驚奇之旅,因而對內灣有些印象.沒響傲8月就有機會實地走訪內灣之美.
一早到內灣的第一個行程就是 華洲園皮影戲團 .
不過團主不知幾年前就已經收山定居在新北市了,令人甘心的是團主阿三哥為了這一群童軍團,特別趕回內灣~
來教導這些孩子皮影戲的精髓所在.
哇~一整棟的透天厝,可見當時是多麼盛況空前的年代壓.
聽了阿三哥的講解後,才知道~原來皮影戲就屬於最早的電視呢!!
團長讓小朋友們一組一組的上台表演,表演內容也是自由發揮! 我們這些父母完全不干涉~
連建議也沒有! 就讓他們自導自演,沒想到~胖哥和肥弟 無膽兄弟倆 被 佩貓 帶領之下 第一隊舉手表演.
第一次看他們兄弟在台上表演,有種說不出的感動 加笑點很低的一直笑!!
他們四位小朋友實在讓我大大開懷~覺得今天來對了!!
其中有DIY自製皮影戲偶,我選了 豬八戒 這個角色~它的配色讓原本單一一人選擇的我.
多了好多伴~
未完成前的包裝
完成了~我的 diy豬八戒 角色
陸續有 熊貓 與 挪咋 ~
胖哥和肥弟在預演中認真的演出他們的角色!
我跟小喬可爽了! 邊聊邊看他們的好戲~
傳說中的阿三哥再次指導皮影戲的重點.
這整個皮影戲教學到一個段落後,該餓了~下一個行程是到內灣老街的 櫻花園 吃中餐.
一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裝潢.
進入餐廳的門口~
門口外可見,遺失已久的味道!!!
這門外的擺色,相當像小時候奶奶家的景物.
現代的孩子,雖然對它們無感~但!!!它們讓我回憶起小時候!!
那當年~
阿嬤~ 一定得來一臺的嫁妝!!
它讓我想起我奶奶甚至婆婆~都必備的一台!!!!!!!!!
縫衣機~ 為何古人要把它當嫁妝壓?! (((百思不解中....
門外還有這台~花董說!!這是用稻米的~我是不解啦~!因為他是虎爛公>"<不知是不是真的!!
這兩醰~上頭還有客家味的花卉拼布.
餓鼠了~來嚐看客家味!!!!!!!!
記得小時候~百思不得其解的是!!!!!!!!!!!為何它要叫 [ 雖衣 ] 真的穿上有這麼雖嗎?!
其實是 [ ㄙㄨㄛ ] 衣.
今天要食用的料理是「四炆」「四炒」
「四炆」「四炒」
它的起
源是來自於過去客家人在婚喪喜慶及酬神宴客時的八道標準菜色,
客家人勤儉刻苦,平時省吃儉用,只在年節宰殺豬、雞、鴨祭拜神明,
或於農曆初一、十五準備三牲(豬、雞、魷魚)拜土地公,為了在不浪費食材的考量下,
並創造出口感美味的料理,將妥善運用全豬、全雞之所有食材變成各式桌上佳餚,因而有四炆四炒的產生。
「炆」與「炒」,
可說是客家菜的兩大特色之一,“炆”是指大鍋烹煮、持久保溫。
所謂「四炆」係指:酸菜炆豬肚、炆爌肉、排骨炆菜頭、肥湯炆筍乾;
「四炒」則為:客家炒肉、豬腸炒薑絲、鴨血炒韭菜、
豬肺黃梨炒木耳(俗稱鹹酸甜),這八道菜色,無論菜質與菜量、烹調與煮法,絕不鋪張奢華,
不僅色、味、香一應俱全,菜色也多具有易保存及方便多次食用的特性,
而且食材多保有客家人的節儉美德,盡情運用決不浪費。
滷豬腳
客家爌肉
高麗菜
薑絲炒大腸
肥湯炆筍乾
客家小炒
說實在的~比我炒起來的虛好多~!!!我炒的客家小炒~比這讚多囉!!!!!!!!
客家麻吉
吃到麻吉時 就知道該離場了!!!!!!!! 所以到外面隨手拍拍~
緊接著 下一個行程~古早味的 黑糖冰
這的復古設計,就屬它專有..
炎熱的夏天沒有古早味怎麼行~
連裝潢~都少不了70年代的FU!!!!!!!!!
我的古早味黑糖挫冰....
待續~未完!!!!!!!!!!!
虎虎團招生中